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共一大会址参观报告

2023-03-02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中共一大会址参观报告

第一篇:中共一大会址参观报告

2011年5月20号,我们小组组织了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停留在革命史教科书上,这次参观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的历史,同时让我们对于党的建立、发展到成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一处普通的石库门两层老楼,底层的18平方米房间就是“中共一大会址”。栽满梧桐的马路一度见证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代表在此初创伟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有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一级陈独秀指派的包会僧共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

会址所在地的石库门老楼向世人展示出历史的厚重。走近会址大门,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和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我们的共产党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

来到门前,门楣上有半圆形的泛红色堆塑,微黑的木门上配有一对沉甸甸的铜环,门框四周由米黄色的花岗岩石条围成,十人一眼望去有一种朴实典雅之感。一路走进去,厨房、走廊、天井,全都是原汁原味,完全是八十多年前的风貌。

进入馆内,我们立刻被庄严的氛围所感染。鲜红的档期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们的双眼,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满脚步,眼眸中包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和辉煌。

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二楼存放着数百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向人们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是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了生动地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展厅有一部分按中共“一大”代表们开会的场景来布局,重现了党的诞生全景: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自由。我们仔细地瞻仰了这些真实记录着党和国家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物,使我们对革命先辈为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共一大会址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旧址。1996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实施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扩建工程。新建筑的外貌与中共一大会址建筑相仿,占地面积715平方米,地上一层为观众服务设施,设有门厅、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贵宾厅。二层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唯物陈列》展览厅。1999年5月27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扩建工程在庆祝上海解放50周年纪念日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专门为扩建工程竣工开放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开发和保护一大会址的重视程度。

上海红色旅游的开发是围绕着开发一大会址为中心的,中共一大会址既然位于上海,自己有它发展红色旅游方面的优势。

首先,它的优势在于便捷、通达的交通网络。目前,上海已构建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和立体化交通网络,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也为上海的红色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航空交通方面:上海拥有虹桥机场(国内航线和国际定点航线)和浦东国际机场(国内和国际航线)共2座机场,是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际机场的城市。

铁路交通方面:沪宁、沪杭线通往全国各地,市区内现有上海站、上海南站2个客运站。2007年起新增多条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往返于北京、南京、无锡、苏州、杭州、温州、南昌等地,高时速的列车真正拉近城市距离,带动上海旅游产业的发展。

公路交通方面:

312、318和320条国道从上海始发走向西部。204国道通过上海串起中国南北海岸线上的颗颗明珠。沪宁、沪杭、沪嘉浏、沪青平4条高速公路连接邻省各主要城市。

其次,上海拥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极高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上海已经成为全中国纳税率最高的城市,上海历来上交的税款达中国国内总税款的一半。今日的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已确立了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专家预测上海会成为未来的全球城市,国际主流媒体更将上海形容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典范”。上海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加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但是,上海红色旅游相对都市旅游发展滞后,这是上海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谈到上海的旅游。游客往往首先锁定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历史文化悠久的海派建筑及琳琅满目的商品等,都市旅游成为上海旅游的主打产品。而红色旅游的热度不及都市旅游,其功能局限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往往是单位、团体和学校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场所,只有为数不多的游客会首选前往参观游览。

考虑到上海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经过商议后提出了一些对策。第一,开展红色景点和区域联动,建设红色旅游精品体系。真正打造好上海红色旅游线路,必须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条线上的各自为政。把有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串连起来,依据红色追忆、红色成果及红色连线的总体发展思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和主题设计,设计出特色路线,配上交通图和景点介绍,可以采用套票的形式

实行一条路线一套到底,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在市内开行红色旅游景点专线班车,实现上海市内的景点联动。上海还应当与国内其它红色景点实现区域联动,整合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可按照时间、地域、人物、事件等历史脉络。组合成一条条概念性红色旅游线路,力争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联面。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圈。目前已在规划中的线路包括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红船的连线,上海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的连线,以及与长三角区域内红色旅游景点的连线。一个“共走红色路,同游苏浙沪”的红色旅游主题活动也将在整个长三角区域启动。

第二,在上海城市建设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红色历史遗址、遗迹保护关系。在城市建设中,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优化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环境,坚决杜绝盲目开发、无序开发、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在处理城市建设与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关系中,上海有过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改进后积累了一定经验。2003年,上海市普陀区原棉纺二厂厂址被列为区内改造地块。在原棉纺二厂旧址内,顾正红烈士殉难处的浮雕和题字已经变成一堆瓦砾。…此事件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市民、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很快引起市区两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着手研究制定保护方案。2008年末,课题组成员调研发现,在澳门路300号原棉纺二厂旧址上,建成了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顾正红纪念馆,革命遗址顾正红烈士殉难处也被完后保存下来。

经济建设与革命文物保护相互促进,上海已经做出了有益实践,但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上海仍旧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参观报告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培养国家战略提升思想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高级党校学生参观中共一大、二大会址实践活动报告

近期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了结合高级党校的学习和实践以及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2013年12月1日上午法学院法学专业的几名高级党校的同学参观了中共一大和二大会址。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而中共“二大”对中国革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次会议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是中共第一次公开发表宣言,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会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等重要文件,与中共“一大”一起圆满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并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响亮口号。

“一大”是中国历史上开天地的新一页,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章。

在党旗的引导下,我们进入到那一幢普普通通的石库门房子也就是中共一大会址,怀着虔诚与激动的心情开始进行参观:老式的石库门,青色砖瓦,乌漆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质朴厚重,凝聚着不平凡的历史底蕴。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展览厅,里面排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况,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辈的资料,展品中有孙中山、黄兴、秋瑾等革命志士的遗物、手迹;展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而变得凝重和肃穆,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其中在我们身处的地方便有一件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便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展厅按中共“一大”会议室原状开辟了一个蜡像室。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当时的情形:毛泽东慷慨陈词,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个个踌躇满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伟大一刻:1921年 7月 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载着光荣和梦想的巨舟,从这一刻起航。

参观完“一大”会址,大家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年代,倍感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倍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倍感作为一名党员肩负的责任重大。走出“一大”会址,我们步行来到了相距不远的“二大“会址,虽然两会址距离并不远,但似乎知名度和参观人数相差甚远。但是“二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的意义不言而明了。

参观中,通过讲解员认真细致的讲解,大家又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领略了当年共产党人建党的艰辛与危险,体会到如今取得的成果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珍贵的影像、图文、实物资料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已泛黄的《共产党宣言》,先辈们用过的印章,甚至是家书,都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而高科技的投影以及电子屏也为这古朴的老式石库门增加了一抹亮点。在这浓浓的历史氛围中,我们受到了在其他地方无法感受到的熏陶。这亲身参观所获的感悟是在书本上无法获得的。

在参观即将结束之际,讲解员将二楼的窗户推开,大家同时欣赏到了灯光照耀下的现代高架桥和历史感厚重的石库门二大会址,两个时代的建筑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同时也让入党积极分子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正是先辈们辛辛苦苦的建党,才有如今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更有责任让中国共产党事业在我们手上发扬光大。 第三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观后感

2011年5月7号,我有幸参加了上海电力学院组织的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活动,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共诞生初期的那段历史,使自己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观念上受到了一定的触动,受到了一定的启示收获很大,感触颇深。同事让我对于我党建立,发展到成熟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也更坚定了走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念。

来到一大会址,会情不自禁地肃然起敬,就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跨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只能各国历史性的一步,虽不是惊天动地,却也足以堪称开天辟地。来到门前,门楣上有半圆形的矾红色堆塑,乌黑的木门上配有一对沉甸甸的铜环,门框四周有米黄色

的花岗岩石条围成,使人一眼望去有一种朴实典雅之感。一路走进去,厨房、走廊、天井,全都原汁原味,完全是八十多年前的风貌。

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览厅面积450平方米,陈列革命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148件。为了生动地再现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展厅按中共“一大”整个会议厅并不大,整齐而有序,庄重而严谨,重现了党的诞生全景地:毛泽东慷慨陈辞,董必武侧耳倾听,李达会心微笑,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一伟大的时刻。这些仿佛又让我回到1921年,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段,当时百姓穷无立锥之地,要想建立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当然也没有落脚之处。然而这样的创业维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血。当我再次仔细的端详着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了一种深邃的力量。执政为民,立党为公,从这些简陋的会场立坐而论道到身体力行,浴血奋战,指点江山,把一个个纲领宣言变成现实,这是何等傲人的气魄啊!

我们的党从无至有,经历艰难曲折无数,时至今日,我也更深一步地懂得了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高深境界,无数的革命先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泱泱大国所酝酿的巨变将是全人类史的伟。

时光不再,英雄虽逝,精神长存,犹如黑夜中的明灯盏盏,照亮了党前进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与敬仰,更是令华夏子孙世代繁荣的热望。

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幢建于1920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53民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

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1日,当时还只是几十个人的组织,但是由于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思想,共产党注定要给中国带来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风暴。孙中山的几次革命相继失败后,中国进入了黑暗的军阀混战时期,民不聊生;而当时的段祺瑞政府只顾了和别的军阀开仗,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权益统统放弃,终于五四运动等一系列爱国救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展开了,而中国也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成立了。

中共一大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首先,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第一次会议,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是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在军阀混战时期孙中山曾经对军阀产生过幻想,打算“以阀制阀”,但事实证明“南北军阀是一丘之貉”,根本无从利用,而共产党的成立给处在困境中的孙中

山以胜利的希望;一大开得十分简单,前后不过几天,但就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把党的任务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研究了个遍,并相应得制动了党章,党的领导人以及党今后的奋斗目标。这在当时黑暗统治下的中国无疑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临去了,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我们踌躇满志。抚摸那些灰色的墙壁,我希望能将它那不卑不亢的存在烙印在我的手心,将那八十年前的一段记忆铭刻于心。整个参观的过程都是让我刻骨铭心的,但我只想用我们后辈寻找这历史遗迹的小事来告诉我们青年,不要忘记历史。

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87年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如何立足本职,率先垂范,增强主人翁意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努力学习,为党旗添彩。

第四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来到兴业路76号,重温了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中共一大会址。

这桩沿街的石库门民宅,与周围的石库门并没有太多的差异,但历史选择了在这里发生。

领票、检票,过了严密的安检之后,终于走进了这幢建筑。 一楼比较空旷,鲜红的党旗格外引人注目,庄重而严肃。二楼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馆,不算大,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一走进幽暗的陈列馆中,首先看到了列强分赃的《时局图》,你一块我一块,仿佛中国就只是他们的玩具。旁边还有一块租界的石碑,简单但却让我看到了深深烙在中华民族史上的耻辱。如同那突出的字体,一笔一划地刻在了中华大地上,令人铭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另一个展厅中陈列了有识之士的反压迫斗争。看到了当时的进步青年印出的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革命的文章,例如《给有志气的中国人看》。遗憾的是,现在的我们竟然看不懂繁体字,有点悲哀。不过从字里行间,依旧可以看出作者为救亡图存而奋笔疾书的模样,令人敬佩。

在众多文物中,革命军使用的旗帜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旗子并不像现在机器生产的那样,裁剪的正正方方、尺寸标准、针脚严肃而密实,那面穿越历史而来的旗子显然是革命者亲手裁剪缝制的,不是那么笔直,但可以感受到那棉布中散发的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认真与专注。那针脚,就像是奶奶手下的千层底那样温暖而富有人情味。旗子已经有些许褪色,但有的地方却有着显著的猩红。我觉得那是革命者滚烫的鲜血。从小就被教育五星红旗是用鲜血染红的,如今站在这旗帜面前,才深深感受到了强大的震撼力。不用过多的言语,只那一抹抹不规则的血迹,就足够令人敬仰。

在另一个展厅里,有模仿当时开会场景的蜡像。是毛主席站起来发言时的那一瞬间。虽然被定格在那一瞬间,但发言者眼中为革命事业奉献终身的坚定眼神,仿佛可以穿越历史长河,直达每一位参观者内心深处,与每一个灵魂共鸣。其他听发言的与会者坐姿各异,并不

像现在电视上那样一板一眼的样子,但可以反手刀每一位与会者真诚的眼神。正是这样一批批优秀的进步青年,才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才让我们真正拥有了和平幸福的生活。

蜡像旁边的墙上,展示了与会者的照片和简介。认真看完所有人物介绍后,发现部分与会者在后期经受不了革命道路上的磨难,而选择了脱党,更有甚者当上了历史的罪人——汉奸。我想,光有伟大的理想和正确的道路还不够,还需要一颗坚定而勇敢的心。革命事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的奋斗,必要时还需要大无畏的牺牲。同理,任何事情都不是靠等来的,唯有不断奋斗进取才能梦想成真。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跑出来的美丽!加油! 光电10班

郑雅楠 1312441002 第五篇: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有感 ——陈欣慧

今天我和爸爸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参观,而就是从这幢青墙红砖的石库门里踏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历史性的一步.进入纪念馆,我零距离地感受了那段创业维艰、卓绝奋斗的岁月。馆内鲜红的党旗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神圣和高尚,让我发自内心地崇敬和激动。

虽然是我第一次来这里,但是穿过老式的石库门,走进黑漆的大门,漫步在纪念馆展览厅,那里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让我透过时空的隧道,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在这次会议上,这批伟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从这一刻起航,接下来的岁月里,无论狂风暴雨,无论巨浪暗礁,党始终是伟大的舵手和方向,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带领着苦难的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自由,带领着苦难的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我的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时光不再,先烈们已经远去;抚今追昔,抚摸那些灰色的墙壁,我希望能将它那不卑不亢的存在烙印在我的心中。这次参观,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作为当代小学生,我应该增强主人翁意识,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努力学习,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